期刊简介

本刊以提高诊断水平、跟踪治疗进展为宗旨,面向临床,突出实用性,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,当好皮肤病学专业及相关学科临床医护医技人员的良师益友。

往期目录

首页>实用皮肤病学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实用皮肤病学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
  • 主办单位: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
  • 国际刊号:1674-1293
  • 国内刊号:11-5654/R
  • 出版周期:双月刊
期刊荣誉: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期刊收录:维普收录(中)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知网收录(中), 统计源核心期刊(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)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万方收录(中)
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4年第06期

幼年型皮肌炎一例

田秀丽;李军友;李文竹;骆志成

关键词:幼年型皮肌炎, 肺结核
摘要:患儿,女,8岁。主因面部水肿性红斑5个月,四肢近端肌无力、肌痛1个月,于2013年9月22日入院。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儿面颊部出现大小不等红斑,自行外用皮康王、蛇油膏治疗,皮损未见明显好转,此后近3个月未行任何治疗。2个月前患儿眼睑出现红肿,且吞咽硬质食物有哽噎感,就诊于当地县医院,诊断不详,尿常规未见异常,未予治疗。遂就诊于当地某私人诊所,诊断为过敏,给予口服药(具体不详)治疗后,皮损明显好转。但停药后眼睑周围、面颊部红斑加重,水肿明显,颈部、腰骶部出现少量斑丘疹。1个月前原有皮损逐渐加重,并出现全身乏力、肌肉酸痛,蹲起困难,声音嘶哑,发音不清,说话带鼻音;就诊于当地市人民医院,血生化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98 U/L(正常值0~50 U/L),天冬氨酸转氨酶367 U/L(0~50 U/L),肌酸激酶4322 U/L(0~195 U/L),肌酸激酶同工酶1006.31 U/L(0~25 U/L);降钙素原0.17 ng/ml(0~0.046 ng/ml);C反应蛋白19.25 mg/L(0~8.20 mg/L);红细胞沉降率24 mm/1h(0~20.0 mm/1h);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。诊断为肌炎。给予醋酸泼尼松15 mg每日3次、维生素E 0.1 g每日1次、维生素AD丸1粒每日1次、磷酸氢钙2片每日2次口服治疗,患儿面部水肿及红斑好转,但肌无力、肌痛、吞咽困难及发音不清症状逐渐加重,出现不能独坐或站立、平卧不能抬头或翻身、吞咽软食困难、饮水呛咳、不能言语等症状。半月前患儿出现间断发热、咳嗽、咳痰、胸闷、气短,体温高达38.9℃。自发病以来,患儿无雷诺现象、四肢关节疼痛等症状,二便正常。患儿自幼易感冒,喜俯卧式睡姿。近2年患儿行走不稳,易摔倒。入院体格检查:T 36.8℃、P 103次/min、R 20次/min、BP 89/56 mmHg(1 mmHg=0.133 kPa)、体重22 kg。发育正常,营养中等,神清,精神差,双肺呼吸音粗,未闻及干湿性啰音,心率103次/min,律齐,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,腹平软,无压痛及反跳痛,双下肢无水肿。生理反射存在,病理反射未引出。皮肤科情况:双上眼睑、面颊可见紫红色水肿性红斑,境界尚清楚,压之褪色;面部、颈部、腰骶部可见多发点状褐色色素沉着斑,呈异色病样改变,部分斑疹上可见糠秕状鳞屑;双手指端屈侧散在分布米粒大红斑,压之褪色。皮损基本对称分布(图1);未见Gottron丘疹;双上肢近端肌肉有压痛,肌力3级,双下肢肌力2级。实验室检查:丙氨酸转氨酶100 U/L,天冬氨酸转氨酶175 U/L,肌酸激酶2181 U/L,肌酸激酶同工酶74 U/L,乳酸脱氢酶13.5μmol/(s·L);肝炎全项、抗人免疫缺陷病毒(HIV)、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(RPR)、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(TPPA)均未见异常。心电图示:心率103次/min,窦性心动过速。腹部彩超、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。诊断:①幼年型皮肌炎;②肺部感染。入院后给予抗生素抗感染、止咳化痰对症治疗2 d,患儿仍有间断午后低热,并出现咳嗽、痰中带血。胸部CT示:双肺上叶后段片絮状密度增高影,左肺下叶有片状渗出影,考虑“肺结核”。患儿家长要求出院,于专科医院治疗肺结核。随访得知患儿于专科医院行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(PPD)试验阳性,接受抗结核治疗1周后,又转另一家医院给予环磷酰胺治疗皮肌炎,但疗效欠佳,患儿家属放弃治疗,出院半个月后患儿死亡。